不会直接取消
低保户是否因外出旅游而取消低保资格,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旅游费用来源与家庭经济状况
- 自费旅游
若低保户使用自有资金(如储蓄、亲友资助)支付旅游费用,且未因此导致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不会取消低保资格。
- 他人资助或旅游收入
若旅游费用由他人承担(如亲属汇款)或旅游期间获得额外收入(如兼职、奖金),且家庭总收入超过低保标准,则可能面临资格调整或取消。
二、低保资格的核心判定标准
低保的发放基于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
户籍状况 :需持有当地常住户口;
-
家庭收入 :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家庭财产 :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规定(如房产、车辆、存款等)。
三、其他影响因素
- 财产变动
若旅游期间家庭财产显著增加(如购买房产、车辆或存款超过12倍最低收入标准),则可能被取消低保。
- 违规行为
若存在虚报、隐瞒收入或财产,或拒绝就业、自费出国等违规行为,将直接导致低保资格取消。
- 地区政策差异
部分地区(如广州)规定,低保对象自费出国、拒绝就业等行为将取消资格,但此类规定不适用于所有地区。
四、特殊情况处理
-
短期旅游与长期影响 :短期旅游(如周末短途旅行)通常不会影响低保资格,但长期频繁出国或旅游支出巨大可能引发重新评估。
-
主动申报义务 :若旅游后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需主动向民政部门申报,否则可能因隐瞒信息被查实而失去资格。
总结
低保户能否保留资格,关键在于旅游行为是否导致家庭经济状况超出保障标准。建议低保户出行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具体政策,并主动申报收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