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裂解法是提取质粒DNA的常用方法,其成功关键在于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避免DNA损伤。以下是主要注意事项的
一、试剂与材料准备
-
菌体悬液的制备
-
挑取转化后的单克隆菌落,接种至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如LB、YT或Terrific Broth)中,在37℃剧烈振荡过夜,确保培养物充分通气。
-
离心后尽量吸干培养液,避免残留影响后续步骤。
-
-
试剂的新鲜度与配制
-
使用新鲜配制的碱裂解液Ⅱ,若NaOH吸收空气中的CO₂,碱性会减弱,影响裂解效率。
-
其他试剂(如SDS、HAc等)需按说明准确配制,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结果。
-
二、核心操作规范
-
裂解过程控制
-
用预冷的碱裂解液Ⅰ重悬细菌后,迅速加入碱裂解液Ⅱ,快速颠倒离心管5次以充分混合,避免剧烈振荡。
-
离心后需在冰上放置,防止DNA过度复性或降解,同时确保离心管内壁完全接触裂解液。
-
-
时间与温度管理
-
碱处理时间需控制在5分钟内,过长会导致基因组DNA断裂(50-100 kb片段无法被PDS沉淀)。
-
整个过程需在低温下操作,避免高温引发DNA降解。
-
三、后续处理要点
-
蛋白质和杂质去除
-
加入溶液Ⅲ(如酚/异戊醇)抽提,结合SDS沉淀蛋白质,随后用酒精沉淀纯化质粒DNA。
-
若未充分沉淀蛋白质,后续纯化效果会大打折扣。
-
-
质粒DNA的回收
-
上清液中的质粒DNA需通过离心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
未溶解的DNA可能因吸干不彻底而损失。
-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DNA断裂 :若出现50-100 kb片段,需缩短碱处理时间并轻柔操作。
-
质粒缺失 :可能因菌体未充分裂解或未吸干培养液,需检查操作规范。
-
沉淀不充分 :可增加SDS浓度或延长冰浴时间。
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可有效提高质粒DNA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确保后续实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