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酵母质粒提取的常用方法,综合了多种技术手段及优化方案:
一、玻璃珠液氮法(推荐)
该方法以高效、低成本、操作简便著称,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化提取。
步骤:
-
细胞培养与收集
在2xYPAD培养基中30℃培养酵母至对数生长期,通过离心(1000g,10min)收集干细胞团。
-
裂解细胞壁
将菌液与裂解液(如Lyticase)混合,在37℃下孵育200-250r/min,30-60min后离心(14000g,10min)收集原生质体。
-
质粒提取
-
酚氯仿抽提 :加入等体积酚-氯仿混合液(如24:1),4℃离心10min,重复2次。
-
乙醇沉淀 :上清转移至Eppendorf管,加入8μl 10M NH₄Ac和95%-100%乙醇,-70℃孵育1h,4℃离心10min。
-
-
纯化与转化
- 用70%乙醇洗涤质粒,转移至转化培养基中(如TE缓冲液),4℃预冷后进行转化。
优势 :产率、纯度均高于传统方法,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二、其他常用方法
-
试剂盒法
通过商业试剂盒完成裂解、离心、纯化等步骤,适合快速实验。
-
碱裂解法
使用裂壁酶(如Lyticase)直接裂解细胞壁,再通过酚氯仿抽提质粒。
-
二次酸性水醇沉淀法
传统方法,需用酸性水、酒精等试剂破碎细胞并沉淀质粒,但操作复杂且污染风险较高。
三、注意事项
-
细胞活性 :裂解后建议-20℃保存或及时转化,避免活性损失。
-
仪器要求 :高压破碎仪、离心机等需规范操作,确保细胞充分破碎且无残留。
-
污染控制 :操作中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化学试剂交叉污染。
建议优先采用玻璃珠液氮法,平衡效率与成本,同时结合质粒纯度验证选择合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