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产检指南,产检项目与时间安排如下:
一、孕早期(0-12周)
-
首次产检
-
确认胚胎着床(血HCG+孕酮)
-
B超检查(6-8周):排除宫外孕,捕捉胎心胎芽并建档
-
NT筛查(11-13周):通过颈部透明层厚度初筛染色体异常
-
-
其他项目
-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血型抗体筛查(如O型血孕妇需做抗A检查)
二、孕中期(13-28周)
-
唐氏筛查
-
16-20周:评估胎儿先天缺陷风险,需结合无创DNA或羊水穿刺
-
大排畸B超(18-24周):360°查看宝宝器官发育
-
-
糖耐量试验
- 24-28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
其他检查
-
脐血流监测(28周后):评估胎儿血液供应
-
B超定期随访:监测胎儿生长指标(如双顶径、股骨长等)
-
三、孕晚期(29-40周)
-
产前评估
-
36周:糖耐量复查、B族链球菌筛查(预防新生儿感染)
-
37周:骨盆测量评估顺产可行性
-
-
胎心监护
- 32周起:实时监测宝宝活动及宫缩情况
-
其他检查
-
胎盘功能评估(如羊水指数、胎盘成熟度)
-
36-38周:胎儿生长受限风险评估
-
四、注意事项
-
检查频率
-
普通孕妇建议每2周检查1次,高危孕妇需增加检查次数
-
复杂项目(如羊水穿刺)需结合医生建议安排
-
-
报告获取
- 常规检查结果通常当天或次日可拿到,复杂项目需更长时间
-
遵循医嘱
- 检查前需空腹(如糖耐量试验),部分检查需憋尿
以上时间表为参考,具体安排可能因医院流程或个体情况略有差异,建议以产检机构提供的时间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