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是一种因气体进入胸腔纵隔区域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这种感觉通常与气体在纵隔内积聚、压迫周围器官有关。
感觉特征
- 胸闷和胸痛:气体积聚会压迫纵隔内的器官,导致患者感到胸闷和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有时会向肩部和手臂放射。
- 呼吸困难:当积气量较多或张力性气胸发生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甚至呼吸窘迫。
- 压迫症状:如果气体压迫上腔静脉,可能导致颈部静脉怒张、发绀等症状。
- 伴随症状: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病因
- 疾病因素:如哮喘急性发作、间质性肺炎、食管穿孔等。
- 外伤:胸部钝性损伤或贯通伤,尤其是气管或支气管损伤。
- 医源性操作:如气管插管、经皮肺穿刺等。
- 自发性因素:如肺泡破裂或潜水等导致的肺内压力增高。
治疗
- 药物治疗:轻度患者可通过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 胸腔闭式引流:用于积气较多的情况,通过引流排出气体。
- 外科手术:严重病例需修复气道损伤或切除病变组织。
总结
纵隔气肿的感觉因积气量和压力不同而异,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则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就医是关键,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