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水土保持工作在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和持续的发展。从已有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这项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3年 。
1983年,行署决定由地区水利局主管水土保持工作,重点落实“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全地区普遍开展了划定责任山、自留山,以水库径流区为重点的绿化工作,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并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大规模淤地坝建设追溯到1950年。1950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治黄会议,把治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拉开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序幕。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主要任务是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配置模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水土保持工作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而1983年则是其正式作为一个主要政策方向开始得到系统实施和推进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