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结节是指在甲状腺核素扫描中放射性摄取低于正常组织的区域,通常提示局部功能减退或丧失,其形成原因包括良性病变(如囊肿、腺瘤)和恶性病变(如甲状腺癌)。尽管约80%的冷结节为良性,但仍需结合临床评估排除恶性可能。
-
甲状腺良性病变
甲状腺囊肿、腺瘤或炎症(如桥本甲状腺炎)可能导致局部功能受损,形成冷结节。囊肿内部充满液体,腺瘤虽为良性增生但可能压迫正常组织,而炎症引发的纤维化会降低摄碘能力。 -
甲状腺恶性肿瘤
约5%-15%的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癌细胞失去正常摄碘功能,在核素扫描中表现为“冷区”,需通过细针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 -
自身免疫性疾病
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会引发甲状腺组织慢性炎症,导致局部功能减退或结节形成。此类患者常伴随甲状腺抗体升高和功能异常。 -
碘代谢异常与外界因素
长期碘缺乏或放射性暴露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诱发结节。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冷结节的发生风险。
提示:发现冷结节无需过度焦虑,但应遵医嘱完善超声、活检等检查,明确性质。定期随访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碘摄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