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不畅症状,关键处理原则包括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并发症。常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
保持气道通畅
-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
- 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使用祛痰药物或雾化治疗
- 对于支气管痉挛患者,可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
-
纠正缺氧状态
-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1-3L/min)
- 严重缺氧者需考虑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
- 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SpO₂在90%以上
-
病因治疗
- 感染性疾病: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 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
- 气胸患者:需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
支持治疗与监测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营养支持
-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 对于慢性病患者,指导长期家庭氧疗和呼吸康复训练
-
预防与日常管理
-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 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伴随胸痛、咯血、意识改变等危险信号时需紧急处理。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定期随访,遵医嘱规范用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可获得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