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症,患者会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一、具体表现
-
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并伴有剧烈的喘息,严重时可见鼻翼扇动、张口抬肩或端坐呼吸,常见于哮喘发作的病人。
-
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
混合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期及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二、引发原因
-
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
肺部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不张、肺淤血、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癌等。
-
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如胸壁炎症、严重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广泛胸膜粘连、结核、外伤等。
-
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和重症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药物导致呼吸肌麻痹等。
-
膈运动障碍:如膈麻痹,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
三、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心功能检查、肺部X线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检查。
-
临床表现观察:依呼吸困难与活动的关系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中度呼吸困难表现为轻微体力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重度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
四、治疗措施
-
针对病因治疗: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平喘、祛痰等。
-
对症治疗:有缺氧呼吸困难者,持续低流量吸O₂。继发感染者酌情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治长期使用GCS或(和)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并发症。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一类由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复杂病症,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