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需通过综合治疗实现根除,关键在于明确病因、缓解症状、控制原发病。核心措施包括氧疗支持、药物干预(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针对性手术及长期呼吸康复,同时需避免诱因并加强日常管理。
-
基础治疗与氧疗
急性期需立即吸氧(鼻导管或面罩),严重者采用机械通气。保持半坐位、减少活动,监测血氧饱和度,发热者需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确保呼吸道通畅。 -
药物精准干预
-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哮喘或慢阻肺急性发作。
- 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针对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 祛痰药(如氨溴索)稀释痰液,辅助排痰。
-
病因根治与手术
胸腔积液需穿刺引流,气胸行闭式引流,气道异物通过支气管镜取出。晚期肺病(如肺纤维化)可能需肺移植或减容手术。 -
长期管理与预防
坚持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避免感冒和寒冷刺激,戒烟并定期随访。合并心衰者需利尿剂和强心治疗。
提示:个体化治疗是核心,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多数病例可通过规范管理显著改善症状甚至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