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沪惠保中“个人自费”与“个人自付”的区别,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核心概念差异
-
个人自费
指医保目录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包括未纳入医保的新药、特效药、进口药及部分特殊治疗项目等。例如使用丙类药品或质子重离子治疗均属于此类。
-
个人自付
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费用中,医保按比例报销后仍需个人承担的部分,包括起付线、乙类药品自付比例、封顶线等。例如某案例中患者自费14.83万元,其中0.13万为医保起付线,0.7万为乙类药品自付比例部分。
二、沪惠保的报销规则
-
保障范围
沪惠保仅赔付医保目录外的个人自费部分,具体包括:
-
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免赔额1.6万元起,非既往症70%报销);
-
国内特定高额药品费、质子重离子医疗等。
-
-
免赔额与报销比例
-
特定住院自费责任:免赔额1.6万元,超出部分按70%比例报销;
-
其他保障责任(如特定高额药品)无免赔额,但需在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
-
不报销部分
-
医保目录内的费用(起付线、乙类自付比例等);
-
既往症导致的自费部分(如癌症治疗)。
-
三、常见误区说明
-
误区 :部分用户误认为“个人自费”包含医保内自付部分(如起付线、乙类药自付),实际应为“个人自付”;
-
正解 :医保内自付属于“个人自付”的组成部分,而“个人自费”特指医保外费用。
四、总结
沪惠保通过“个人自费”与“个人自付”的区分,明确保障边界。用户需注意:
-
仅对医保目录外的特定高额医疗费用、药品等保障;
-
了解免赔额、报销比例等细则,避免因小额自付影响保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