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惠保的自付和自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自付的定义与范围
-
医保内自付
指医保目录内医疗费用中,医保按比例报销后仍需个人承担的部分,包括起付线、封顶线、医保报销比例外的费用等。例如:
- 总费用27万,医保报销12万,剩余15万中,医保按比例赔付后患者需自付600元(个人自付)和14.83万(自费)。
-
医保外自费
指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如丙类药(进口药、特效药)、特殊检查、高端医疗器械等,需全额自付。
二、自费的分类与计算
-
个人自付
医保目录内按比例报销后,患者需自行支付的部分,例如:
- 起付线800元、封顶线12万、乙类药20%自付比例等。
-
个人自费(广义)
包含医保内个人自付和医保外自费:
-
医保内:起付线、封顶线、乙类药自付比例等;
-
医保外:丙类药、特殊治疗等。
-
三、沪惠保的保障范围
沪惠保仅报销医保目录外的个人自费部分,具体包括:
-
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如自费药品、特殊检查、高端医疗器械);
-
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如高价抗癌药、海外特殊药品)。
四、自费与自付的误区
-
误区 :自费=医保外自费
实际上,自费包含医保内个人自付和医保外自费两部分,沪惠保仅覆盖医保外部分。- 误区 :自付线属于自费
自付线是医保政策规定的比例,不属于自费范畴,医保仍会按比例报销。
五、报销流程示例
以总费用27万为例:
-
先用医保报销12万;
-
自费2万(免赔额);
-
超出2万的部分(如15万)中,非既往症报销70%,既往症报销50%,最多报100万。
总结
沪惠保的“自付”指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部分,“自费”指医保目录外需全额自付的费用。理解两者区别有助于正确评估保障效果和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