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病退与正常退休的养老金差距通常在30%-50%甚至更高,具体差额受缴费年限、社平工资增长率及提前退休年限影响。例如,若男性50岁病退(比正常60岁提前10年),每月养老金可能减少约41%,差额超千元;女性45岁病退比正常50岁退休少领约800元/月。关键差异源于缴费年限缩短、计发基数降低及养老金年度调整优势减弱。
-
缴费年限差异
病退需满足最低15年缴费,但正常退休者可继续缴费至法定年龄(如男60岁、女50/55岁)。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的社平工资,个人账户积累更多。例如,缴费25年比15年基础养老金多10%社平工资,叠加账户余额利息后差距显著。 -
社平工资与计发基数
养老金计算使用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若提前5年病退,计发基数可能比正常退休时低30%(按年增5%测算)。如某地2025年社平工资8000元,5年后或达10200元,病退者基础养老金直接减少约22%。 -
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病退越早,计发月数越大(如45岁退休为216个月,50岁为195个月),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缩水。若账户余额10万元,45岁退休月领463元,50岁退休可领513元,差额达11%。 -
政策扣减与长期损失
部分地区规定每提前1年病退扣减2%养老金,提前10年则扣20%。正常退休者每年养老金调整时,因基数高、年限长,涨幅绝对值更大,长期累积差距可达数万元。
建议:病退需权衡健康与经济压力,若条件允许,延长缴费至正常退休更有利。具体差额可通过社保部门测算,提前规划以保障晚年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