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根据2025年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2025年以后退休的中人待遇变化需结合新制度与过渡期安排综合分析,具体影响如下:
一、养老金计算标准的变化
- 基础养老金调整
2025年退休的65后(1959-1964年出生)将采用2023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约11万元)作为计发基数,较原计发基数(约7.7万元)提高了约40%。
- 计发月数缩短
养老金计发月数由139个月调整为132个月,意味着每月退休金将增加约5.3%。例如原基础养老金1000元/月,调整后约为1053元。
- 过渡性养老金的优化
-
覆盖范围 :工龄满30年的“中人”可获过渡性养老金,占基础养老金的15%-20%。
-
调整机制 :2025年后过渡性养老金将逐年减少,但政策明确承诺不会降低“中人”待遇,且存在补发机制。
二、政策保障与潜在影响
- 新老办法结合
2025年退休的中人将采用“新老办法结合”的计算方式,即基础养老金按新制度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按原办法计发。对于2024年9月前退休的“中人”,过渡性养老金将补发差额。
- 职业年金与视同工龄
-
职业年金累计满10年的中人,退休后可获得更高补充养老金。
-
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但未缴费的中人,其工龄可按视同工龄计入过渡性养老金计算。
- 地区差异与执行细则
具体待遇水平可能因地区政策、缴费基数等因素存在差异,但政府承诺不会因地区执行偏差导致待遇降低。
三、注意事项与建议
-
避免误区 :部分人担心过渡性养老金减少,但政策明确保障“中人”待遇不降反增,关键在于合理规划退休时间。
-
权益确认 :若对待遇计算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确保享受应得权益。
2025年以后退休的中人整体待遇将得到提升,政策通过多种机制保障其利益,但需关注地区差异及自身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