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新农合已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的一部分。2016年起,国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农村与城镇居民医保待遇同标准、同范围,彻底消除城乡二元差异。
-
制度整合背景
新农合始于2003年,主要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但存在县级统筹、报销范围有限等不足。2016年国务院发文推动两项制度合并,通过市级统筹提升农村居民医保待遇,药品目录和定点医院数量大幅增加。 -
核心变化
- 报销统一: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新农合初期的35%提升至70%以上,封顶线达人均收入6倍。
- 缴费方式:个人与财政共同承担,2025年个人缴费不低于400元/年,财政补助670元/年,困难群体享受补贴。
- 覆盖范围:参保人数超9.8亿,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
-
实际影响
整合后,农村居民在市级医院报销比例与城镇居民一致,大病保险补充报销进一步降低负担。例如,山东潍坊农户34万元医疗费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自付仅7万元。 -
常见误区
部分农村居民仍习惯称缴费为“交新农合”,但实际参保的已是城乡居民医保,两者保障内容和管理部门(卫生→人社)均已统一。
提示: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社区代缴,逾期可能影响待遇。农村户籍家庭无需担心“新农合”消失,整合后保障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