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价除以0.87是增值税计算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合理性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增值税计算原理
增值税是价外税,其核心公式为: $$\text{含税价} = \text{不含税价} \times (1 + \text{税率})$$
对于13%的增值税率,公式为: $$\text{含税价} = \text{不含税价} \times 1.13$$
反之,从含税价计算不含税价的公式为: $$\text{不含税价} = \frac{\text{含税价}}{1.13}$$
二、0.87的来源
0.87是13%税率的倒数(即1/1.13),用于将含税价转换为不含税价: $$\frac{1}{1.13} \approx 0.875$$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0.87被广泛使用。
三、两种计算方式的差异
-
直接相乘法
$$\text{含税价} = \text{不含税价} \times 1.13$$这是增值税计算的标准公式,符合税法逻辑。
-
除以0.87法 $$\text{不含税价} = \frac{\text{含税价}}{1.13} \approx \frac{\text{含税价}}{0.87}$$
这种方法在某些场景下更便于快速估算或特定财务处理。
四、实务中的选择依据
-
开票报税 :税务申报时需使用 不含税价×1.13 计算含税价。
-
商业报价 :部分企业为简化计算或税务策略,可能采用 不含税价/0.87 报价,但需确保与税务申报保持一致。
五、注意事项
-
除以0.87仅适用于13%的增值税率,其他税率(如3%)需使用对应的倒数(如1/0.97)。
-
若供应商采用此方法,建议与财务部门核对是否与税务规定一致,避免因税率误用引发税务风险。
不含税价除以0.87在13%税率下是合理且常见的计算方法,但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和税务要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