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是指在测量血压时,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它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常见原因如下:
- 生活方式因素:
- 饮食:高钠、低钾膳食是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比如长期吃高盐食物,像咸菜、腌肉等,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过多的钠会使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 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随着体质指数(BMI)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升高,因为体重增加使身体需要更多血液供应,加重血管压力。
- 饮酒:过量饮酒,如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 60g,女性超过 40g,与血压升高显著相关,限制饮酒可使血压下降。
- 吸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还能通过氧化应激损害血管舒张功能,引起血压增高。
-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激活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 疾病因素:
- 肾脏疾病:像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等肾实质性疾病,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造成水钠潴留,升高血压。肾动脉狭窄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常见病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
- 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嗜铬细胞瘤可间歇或持续释放过多肾上腺素等,使血压升高。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中 80%会出现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向心性肥胖等表现。
- 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多为先天性,少数由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会出现上臂血压增高,下肢血压不高或降低的情况。
- 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 药物因素:服避孕药妇女、使用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都可能使血压增高。
-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 46%,约 60%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
如果发现血压高,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若血压持续异常或伴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