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抗凝与溶栓治疗
- 遵医嘱使用肝素、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抑制血栓蔓延。
- 严重时可采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治疗,或通过导管介入手术清除血栓。
-
手术与器械治疗
- 若血栓脱落风险高,可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
- 急性期或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血栓取出术或血管成形术。
二、生活方式调整
-
日常活动与运动
- 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2小时活动下肢,如踝泵运动(勾脚、绷脚、绕踝)。
- 选择散步、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
饮食管理
- 低盐低脂:每日食盐摄入≤6克,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 高蛋白高纤维:多摄入牛奶、鱼肉、蔬菜水果,促进血管修复。
-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物理预防措施
- 穿医用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 长期卧床者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三、注意事项
- 戒烟限酒:吸烟损伤血管,饮酒过量加重血液黏稠度。
- 定期复查:监测凝血功能及血栓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避免按摩挤压:急性期禁止对患肢按摩,防止血栓脱落。
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请立即就医,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