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体侵入
脑膜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经鼻咽部侵入人体血液循环。部分感染者可能仅表现为败血症,不伴随脑膜炎。 -
内毒素作用
细菌释放的脂多糖内毒素是关键致病因素,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休克。内毒素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发皮肤瘀点、瘀斑等典型症状。 -
免疫与易感性
免疫力低下(如儿童、营养不良者)或缺乏特异性抗体(如IgM不足)的人群更易发病。补体系统缺陷(如C5-C8缺乏)或IgA异常增多也可能增加暴发型感染风险。 -
其他诱因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免疫抑制治疗或感染灶(如中耳炎)可能削弱机体防御能力,促使细菌扩散。
脑膜炎球菌血症是病原体侵入、内毒素释放与宿主免疫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疫苗接种、早期隔离等措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