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是医疗机构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共包含18项核心制度,涵盖诊疗、管理、应急等关键环节。以下是主要制度要点及实施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
-
定义 :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负责其全程诊疗管理,诊疗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均需履行此职责。
-
要求 :
-
明确诊疗各阶段责任主体
-
保障诊疗服务连续性
-
做好医疗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
转诊非本科目疾病时需告知患者或家属
-
二、三级查房制度
-
定义 :住院期间由科主任领导下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实施评估、方案制定及效果观察。
-
周期要求 :
-
工作日每天至少2次
-
非工作日每天至少1次
-
三级医师每周至少2次
-
中间级别医师每周至少3次
-
术者需在术前术后24小时内查房
-
三、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
定义 :对急危重患者实施规范抢救流程,不受执业范围限制。
-
要求 :
-
建立抢救流程规范
-
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抢救
-
记录抢救过程及效果
-
四、术前讨论制度
-
定义 :手术前由医师对手术指征、方式、风险及预案进行讨论。
-
要求 :
-
除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手术必须术前讨论
-
术者必须参与
-
形成书面讨论记录
-
五、查对制度
-
定义 :通过双重核对防止医疗差错,涵盖身份识别、设备设施、药品等。
-
要求 :
-
每项操作均需双人核对
-
优先使用电子身份识别系统
-
无名患者需双人确认
-
六、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定义 :通过值班体系和交接班机制保障诊疗连续性。
-
要求 :
-
建立全院性值班体系
-
实行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
-
交接班内容需书面记录并签字确认
-
七、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定义 :手术前对患者身份、手术方案、麻醉风险等进行核查。
-
要求 :
-
术前核对患者身份及手术信息
-
确认手术方案及麻醉方案
-
记录核查结果
-
八、病历管理制度
-
定义 :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保管及使用。
-
要求 :
-
诊疗活动及时记入病历
-
病历内容完整、可追溯
-
电子病历需定期备份
-
九、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
定义 :根据感染风险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规范使用。
-
要求 :
-
明确各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
建立用药监测机制
-
记录用药情况
-
十、危急值报告制度
-
定义 :对超出正常范围的检验、影像等结果及时报告。
-
要求 :
-
明确危急值报告流程
-
建立响应机制
-
记录报告及处理结果
-
其他核心制度
-
会诊制度 :明确会诊范围及流程
-
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病情制定护理方案
-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定期讨论复杂病例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分析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制度需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通过培训强化医务人员执行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