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血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接吻)或皮肤伤口感染。其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可引发严重败血症和脑膜炎,潜伏期短(1-7天),且存在无症状携带者,需通过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防控传播。
-
传播途径
脑膜炎奈瑟菌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鼻咽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婴幼儿还可能因密切接触(如哺乳、同寝)感染。极少数情况下,细菌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血液。 -
易感人群与症状
儿童、青少年及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皮肤瘀斑、剧烈头痛、呕吐等,暴发型病例可能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部分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表现,但仍具传染性。 -
预防与控制
- 疫苗接种:A、C、W135、Y群多糖疫苗或结合疫苗可有效预防。
- 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场所。
- 及时就医:接触患者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
脑膜炎球菌血症传染性强但可防可控,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疫苗,公众需提高警惕,早发现、早干预可大幅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