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称为"东都"或"东京",而"西京"是西安的别称。具体划分如下:
一、洛阳作为"东都"的时期
-
东汉时期
东汉定都洛阳,因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东侧,故称"东京"。
-
隋唐时期
实行双都制,洛阳与长安并称"东都"和"西京"。唐高宗至哀宗时期,洛阳为帝都,称"东都""神都"。
二、洛阳作为"西京"的时期
-
五代十国至北宋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开封(汴梁)为东都,洛阳改称"西京"。北宋时期,开封成为都城,洛阳仍为陪都,但称谓未恢复"东京"。
-
金代
兴定元年(1127年)后,洛阳改称"中京"。
三、其他历史时期的称谓
-
夏朝 :洛阳为都城,但未明确使用"东京"或"西京"称谓。
-
南京 :北宋时期,商丘(应天府)曾短暂称"南京",与洛阳的"东京"并行。
总结
洛阳的"东京"称号始于东汉,延续至隋唐时期,与西安的"西京"形成对应关系。宋朝后,洛阳逐渐失去都城地位,"东京"成为开封的专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