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扩张型心肌病通常不容易治愈,原因如下:
- 病因复杂且难以消除: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造成的心肌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由于病因难以完全明确和消除,这就为治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 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患病后,患儿的心肌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心脏扩大以及收缩功能障碍等,这些变化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现有的医疗手段很难使已经受损的心肌完全恢复正常。
- 病情易反复且预后不良: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总体预后不良,病情容易反复且逐渐进展。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儿的症状可能得到缓解,但仍有复发的风险,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预后不良因素包括发病年龄>5 岁、有家族史、发病时射血分数低、治疗后射血分数恢复不明显等。
不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已有好转,生存率明显改善。通过早期诊断、规范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心脏移植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