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特征是心脏肌肉变得僵硬和松弛,肌肉壁出现扩张,导致心腔变大,心脏功能下降
病因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 1.遗传因素:部分病例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例如编码心肌细胞结构蛋白的基因异常
- 2.感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发心肌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心肌损伤,进而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 3.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调节紊乱,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心肌细胞,引起心肌损害
- 4.中毒: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酒精、重金属等,可损伤心肌细胞
- 5.代谢紊乱: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如糖原贮积病、脂肪酸代谢障碍等,可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导致心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可能因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1.呼吸困难:由于心脏功能下降,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躺下时更加明显
2.心悸:心脏扩大和肌肉松弛导致心脏的节律紊乱,患儿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
3.浮肿:心衰引起体液潴留,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下肢水肿等症状
4.喂养困难:患儿可能出现进食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
5.活动受限:心脏功能下降导致患儿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受限,可能比同龄人体力较差
6.心力衰竭:较大儿童表现为乏力、纳差、不爱活动、腹痛,活动后呼吸困难及明显心动过速,尿少、水肿
7.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可出现胸闷、头晕、血压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晕厥
8.栓塞: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栓塞症状,如脑栓塞、肾栓塞等
检查与诊断
诊断小儿扩张型心肌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包括:
1.心电图:常表现为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各种复杂心律失常
2.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提示扩张性心肌病,心室腔明显增大,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减低
3.胸部X线:心脏阴影中度至重度普遍增大,以左室增大为主较明显
4.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可协助诊断DCM,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组织学检查等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措施包括:
1.控制心力衰竭: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2.改善心肌代谢: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
3.预防血栓:口服华法林,预防血栓加重病情
4.免疫抑制治疗:对发病时间较短的早期患儿,或并发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者,可加用泼尼松治疗
5.外科治疗:对于严重扩张性心肌病,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可考虑心脏移植
预后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病情迅速恶化,多数患儿在发病半年至一年内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少数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
预防
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措施,但应积极防治病毒性心肌炎,平衡膳食,加强营养,特别防止硒的缺乏、亚油酸的缺乏、钾和镁的缺乏等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