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容量减少
严重创伤会导致大量失血、组织液渗出或体液丢失,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例如,骨折或挤压伤可能伴随血管破裂或组织水肿,进一步加重循环障碍。 -
微循环障碍
受损组织释放的组胺、蛋白酶等炎性介质会引起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外渗至组织间隙,加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微循环缺血、淤血甚至凝血功能障碍。 -
临床表现
- 早期: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紧张、烦躁、心率加快、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等。
- 进展期:若未及时干预,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90mmHg)、皮肤青紫、四肢厥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
治疗原则
需迅速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输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积极处理原发创伤。同时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辅助循环。
提示:损伤性休克属于急危重症,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日常应加强安全防护,避免严重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