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治疗森林脑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 高热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酒精擦浴等,药物一般用小剂量退烧药。
- 惊厥处理:使用止痉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并针对惊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剂治疗为主。
- 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处理:加强吸痰、给氧,或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哌甲酯等,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采取机械通气。
免疫疗法
- 血清疗法: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肌注或椎管内注射。
- 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肌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
- 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均可酌情采用。
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可在急性期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中医治疗
对瘫痪等后遗症可采用针灸、推拿、理疗、体疗等康复措施。
其他治疗
患者需要住院隔离,昏迷者要定时翻身、侧卧、吸痰,以防止继发性肺部感染。重症患者应输液,并酌情补充钾盐,纠正酸中毒,但输液量不宜过多,以防止脑水肿。
预后
如早期未经治疗的病例病死率可高达20%左右,重症患者发生后遗症亦较多。近年来,由于采取免疫注射和加强对症治疗,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病死率也明显降低。
森林脑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温、止惊、呼吸支持等,同时可采用免疫疗法和抗病毒治疗。对于后遗症,如瘫痪,可采用康复措施进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