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固定排放设施或排放高度低于15米的地面污染源,其污染物无规则扩散至大气中。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主要类型
-
面源排放
包括露天堆放物料(如煤炭、石灰石)、未密闭的化工原料贮存场所、污水处理站曝气池等,污染物通过扬尘、蒸发等方式扩散。
-
线源排放
指在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例如:
-
汽车在洒水车、垃圾车等设备运行时卷带扬尘;
-
铁路、公路施工中的物料洒落。
-
-
点源排放
具体位置明确的排放源,如:
-
露天装卸设备(如铲车、输送带)的机械落尘;
-
低矮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的排放。
-
二、典型场景补充
-
生产工艺过程 :如炼油、化工、建材等行业,因设备密封不严、管道泄漏等造成的微量排放;
-
自然扩散源 :如森林火灾、沙尘暴等自然现象引发的二次污染。
三、相关技术控制
针对无组织排放,常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
抑尘技术 :如生物纳膜抑尘、云雾抑尘、湿式收尘等;
-
密闭措施 :通过围挡、密封装置减少扬尘产生。
四、监测与评估
无组织排放的监测通常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浓度偏低时可延长采样时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需结合物料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计算排放量。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来源信息,涵盖定义、类型、控制技术及监测方法,为全面理解无组织排放源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