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未通过排气筒等规范排放,而是以无规则形式扩散到环境中的现象。其来源广泛且复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典型无组织排放源
-
露天堆放污染源
包括煤炭、石灰石、粘土等物料的露天堆放,易因风蚀、雨淋产生扬尘。
-
生产过程泄漏
无密闭设备(如反应釜、储罐)或密封措施不完善的管道、阀门等发生泄漏,导致废气直接排放。
-
物料装卸与运输
汽车在未密闭的运输道路行驶时产生的卷带扬尘,或装卸散状物料时的落尘污染。
-
工艺过程逸散
如蒸馏、反应等工艺中未密闭的物料输送、分离、精制等环节产生的废气。
二、按排放形式分类
-
面源排放
覆盖大面积区域,如露天堆场、未密闭作业区等,常见于化工、建材等行业。
-
线源排放
沿特定路径扩散,如道路扬尘、管道泄漏沿线路扩散等。
-
点源排放
集中于特定位置,如单个设备故障点、烟囱底部等。
三、常见污染物类型
-
颗粒物 :总悬浮微粒(TSP)、PM2.5等;
-
VOCs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系物、甲苯等;
-
有毒气体 :硫化氢、氨气、氯气等;
-
其他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气浓度等。
四、特殊场景补充
-
污水处理站 :曝气池、污泥处理环节可能产生含硫化物、VOCs的废气;
-
固废堆场 :生化污泥、化学原料容器泄漏释放有毒物质。
总结
无组织排放的治理需结合源头控制(如密闭设备、规范操作)和扩散控制(如围挡、洒水降尘),并采用多点采样监测以评估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