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部门对异味污染的处罚,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搜索结果,主要处罚措施如下:
一、行政处罚措施
-
警告
对初次违法或情节轻微的,环保部门可责令改正并公开道歉,同时处以一定金额罚款。
-
罚款
违法排放恶臭气体的企业或个人,通常会被处以 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具体金额视污染程度和整改情况确定。
-
责令整改
要求违法者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如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密闭物料存储等。
-
停产整治或停业整治
-
停产整治 :针对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者,责令暂停生产活动,直至彻底整改合格。
-
停业整治 :对于长期或反复违法的企业,可能直接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业。
-
二、法律依据与处罚标准
-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未采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或停业整治。
-
《水污染防治法》
第八十三条对黑臭水体污染的处罚标准类似,情节严重者可责令停业或关闭。
三、特殊情形补充
-
情节轻微 :若污染未对环境或公众健康造成实际影响,可能仅处以警告或小额罚款。
-
跨区域污染 :涉及跨行政区域的恶臭污染,需由共同上级环保部门协调处理。
四、整改要求
企业需在接到处罚通知后15日内制定整改方案,报环保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整改完成后需提交验收报告,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或营业。
以上措施综合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体现了“防治结合、源头控制”的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