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抗组胺药物
- 适用症状:适用于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如荨麻疹、湿疹等。
- 常用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
- 注意事项:
- 需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 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高空作业或驾驶者慎用。
-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二、外用药物
- 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 适用症状:严重瘙痒或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
- 使用方法:
- 取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1-2次,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 皮肤破损或感染时禁用,儿童需选择弱效激素。
- 非激素类药膏(如炉甘石洗剂、丹皮酚乳膏):
- 适用症状:轻度瘙痒或过敏性皮炎。
- 使用方法:摇匀后涂抹,每日多次,可缓解红肿和轻微瘙痒。
- 冷敷/湿敷:
- 用3%硼酸水溶液或冷毛巾湿敷,可减轻红肿和急性瘙痒。
三、注意事项
- 避免刺激:
- 瘙痒时勿抓挠,可用棉布蘸凉水轻拍患处。
- 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穿宽松棉质衣物。
- 特殊人群:
- 孕妇、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及时就医:
- 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伴随发热或皮损加重,需及时就诊排查内科疾病(如肝胆病、糖尿病)。
合理使用止痒药物需结合病因和个体差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