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反应
- 持续出血:水蛭唾液中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导致咬伤部位出血不止。
- 疼痛与肿胀:多数患者会感到轻微疼痛,部分可能出现明显红肿或皮肤温度升高。
- 感染风险:若未及时清洁伤口,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液、发热等。
二、全身反应
-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水蛭唾液过敏,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
- 严重并发症:极少数情况下,水蛭可能钻入体内腔道(如鼻腔、阴道),导致内出血或器官损伤。
三、处理建议
- 清洁与消毒: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止血与包扎:避免强行拔除水蛭,可用食盐、醋等促使其脱落;出血不止时按压止血并包扎。
- 及时就医:若出现感染、过敏或持续不适,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或注射破伤风疫苗。
预防措施:避免在水蛭活跃水域裸露皮肤,穿着长袖长裤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