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彻底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中和毒液并减少感染风险。若伤口在眼睑等敏感部位,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 -
避免刺激与抓挠
隐翅虫毒液呈强酸性(pH值1-2),抓挠会加重皮肤腐蚀和感染风险。可用冰袋冷敷缓解灼痛感。 -
局部用药处理
- 清洗后,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减轻炎症。
- 若出现脓疱或明显红肿,需用3%硼酸溶液湿敷,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
-
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尽快到皮肤科就诊:- 红斑面积扩大、疼痛加剧或发热;
- 眼睑肿胀影响视力;
- 自行处理后症状未缓解。
-
预防感染扩散
避免接触他人皮肤,处理伤口后及时洗手。近期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注意:隐翅虫不主动叮咬,毒液主要通过拍打虫体释放。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衣裤,遇到隐翅虫时轻轻吹走而非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