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延时服务规定如下:
- 服务时间 :
-
课后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
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冬季延时服务时间至18:00,夏季延时服务时间至18:30。
- 服务内容 :
-
课后服务包括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文体活动、科普活动、劳动体验、安全演练、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
-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设计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教师要求 :
-
延时服务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爱心、耐心和宽容心。
-
教师每天需要延长两个小时的辅导时间。
-
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 收费政策 :
-
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按照“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每生每小时收取3元,每生每学期收费最高不超过600元。
-
收费政策需公开透明,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加。
- 管理制度 :
-
学校需建立课后服务管理人员工作制度,确保服务安全。
-
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
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
-
建立校园伤害风险多方承担机制,健全学生的医保制度、校园伤害保险、学生意外商业险等制度。
- 学生要求 :
-
学生需按时参加延时服务,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
学生在延时服务期间应专心完成作业,遵守纪律,不做与研究无关的事情。
-
学生需服从延时服务教师管理,自觉维持班级纪律。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中小学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保障服务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