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治疗,而且应尽早进行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以下是关于其治疗的详细分析:
-
一般治疗
- 去除病因:这是治疗的关键,例如纠正肾前性因素中的血容量不足、休克、心力衰竭等,控制感染,改善缺氧状态等;对于肾后性因素,如泌尿系梗阻,需解除梗阻。
- 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精确计算24小时液体出入量,遵循“量入为出”原则,限制水和电解质摄入,避免水钠潴留或过度脱水。
- 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以帮助新生儿对抗疾病和促进恢复,但同时需考虑肾功能不全时的蛋白质和电解质摄入限制。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在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且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可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增加尿量,但对于已出现明显氮质血症等严重情况时效果不佳。
- 其他药物:根据具体病情,可能会使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葡萄糖酸钙处理高钾血症、降压药控制高血压等。
-
透析治疗
- 血液透析:适用于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能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电解质和代谢废物。
- 腹膜透析:相对血液透析更温和,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新生儿,但透析效率较低,且有腹腔感染等风险。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近年来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新生儿ARF,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缓慢清除溶质和水分、对脏器功能支持等优点,但因新生儿血容量少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特点,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
-
其他治疗
- 抗感染治疗:如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感染引起的,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需注意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 治疗原发疾病:针对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等。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危重症,需要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共同关注新生儿的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