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断层处理方案,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主要方法及步骤如下:
一、断层处理前的准备
-
断层探测与评价
采用地质雷达、地震勘探或钻探等方法,明确断层的位置、规模、性质及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分析断层区域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参数,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断层处理核心技术
-
超前小套管注浆加固
-
在断层段管道上半部分按纵向间距0.5m、环向间距0.3m布置φ32注浆小套管,长度2.5m。
-
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1.25:1~4之间,通过预注浆固结围岩,防止断层扩展。
-
-
喷射混凝土封层加固
在注浆完成后,对管道上半部分喷射0.1m厚的混凝土封层,增强结构整体性。
三、施工原则与注意事项
-
早预报、先治水 :优先处理断层引发的渗水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水害。
-
短进尺、强支护 :采用分步推进方式,每段施工后及时进行支护,确保作业面稳定。
-
勤量测 :施工过程中需频繁监测位移、变形等参数,及时调整方案。
四、特殊场景补充措施
-
暴雨或降雨影响 :提前准备蓄水池或降水井,施工时用防雨材料覆盖新浇筑混凝土表面。
-
管道破裂处理 :若为管道破裂,需清除破裂口杂物后,采用高强修补料或膨胀混凝土封堵,并加强养护。
五、质量验收标准
-
注浆饱满度、封层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
-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无损检测,确保断层处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
通过以上方案,可有效解决混凝土断层问题,保障工程结构安全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