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次
混凝土浇筑后的浇水频率需根据环境条件和混凝土类型综合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一、关键养护期(0-7天)
-
初始阶段(0-24小时)
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开始养护,优先选择早晚各一次浇水,避免阳光直射时段操作。
-
持续保湿要求
-
高温/干燥环境 :每天需浇水3-5次,确保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和裂缝产生。
-
常温/湿润环境 :可减少至每天1-2次,或隔天浇水一次。
-
二、后期养护(7天以后)
-
减少浇水频率
当混凝土进入正常硬化阶段后,可根据环境调整至每天1次或隔天一次。
-
注意事项
-
避免频繁浇水导致表面过湿,引发渗漏或钢筋锈蚀。
-
若表面已形成保护性覆盖(如塑料薄膜),可暂停浇水。
-
三、环境因素补充说明
-
气温影响 :高温环境(>30℃)需增加浇水频次,低温环境可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
湿度与风速 :干燥、多风天气需加强保湿,潮湿环境可减少浇水。
-
特殊场景 :C30等高强度混凝土在极端气候下可能需每天5次以上浇水。
四、注意事项
-
避免直接暴晒 :浇水后应覆盖遮阳网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
结合施工进度 :若混凝土连续浇筑,需分阶段进行养护。
-
遵循规范 :具体养护方案应参考混凝土供应商的技术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减少裂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