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技术要点和规范,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原则
-
自由倾落高度限制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3m时需采用串桶、溜管或振动溜管等措施。
-
连续性要求
应优先实现连续浇筑,避免中断。若需暂停,中断时间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通常为45分钟至1小时。
二、施工技术要点
-
分层与振捣
-
根据结构特点和混凝土供应能力,将浇筑层分为数层,每层高度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
-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确保密实性。
-
-
养护措施
-
浇筑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防止开裂。
-
柱墙竖向混凝土拆模后用麻袋包裹浇水,梁板等水平结构需在底面喷水保湿。
-
-
设备与材料管理
-
泵送设备需提前协调,避免因故障导致窝工。
-
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等参数需按规范计算,并通过试配和试块检验。
-
三、特殊场景处理
-
大体积混凝土
-
采用分层(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或串筒溜管浇筑,减少温度应力。
-
供应能力需满足连续施工需求,设备需提前检修试运转。
-
-
夜间施工
- 需提前报备并协调居民,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及后勤保障。
四、注意事项
-
模板需符合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浇筑。
-
浇筑高度超过4m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保证整体性。
通过规范操作与科学管理,可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