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多维度快速干预措施,具体方案如下:
一、紧急处理措施
-
液体精准管理
严格计算24小时液体入量(公式:前一天尿量+不显性失水量+异常损失量-内生水量),以5%葡萄糖为主,维持血钠130mmol/L左右,防止液体过载加重心衰或肺水肿。
示例: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每日监测体重变化(目标:体重不增或每天降低10~20g)。 -
高钾血症快速纠正
- 血钾>7mmol/L伴心电图异常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ml/kg)拮抗心肌毒性,同时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 无心电图改变时:口服/灌肠聚磺苯乙烯钠(1g/kg可降血钾1mmol/L)。
注:合并高钠血症或心衰时禁用碳酸氢钠,改用葡萄糖胰岛素治疗。
二、核心治疗方向
-
病因快速消除
- 肾前性因素:立即扩容(等渗盐水20ml/kg静脉输注2小时),联合呋塞米(2mg/kg)与多巴胺改善肾灌注。
- 尿路梗阻:超声定位后手术或体外碎石解除梗阻,输尿管狭窄者放置支架。
- 感染性病因:选用肾毒性低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控制感染。
-
血液净化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48小时内启动透析:- 严重高钾血症(>6.5mmol/L)或酸中毒(pH<7.1)
- 液体过载导致心衰/肺水肿
- 尿毒症症状显著
优先选择腹膜透析(尤其低体重儿),禁忌证包括腹腔感染或低灌注。
三、协同支持治疗
-
代谢调控
- 酸中毒:按BE值计算碳酸氢钠用量,3~12小时内输注。
- 低钙高磷: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ml/kg/d),限制磷摄入并补充维生素D。
- 营养支持:提供≥167.4kJ/(kg·d)热量,以葡萄糖+脂肪为主,必要时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
-
并发症防控
- 高血压:限制钠摄入,联合利尿剂(氢氯噻嗪)与降压药。
- 感染预防:所有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重点防护静脉通路及透析导管。
四、治疗优先级建议
plaintextCopy Code
第一梯队:液体管理+电解质纠正(0~24小时) 第二梯队:病因治疗+血液净化(24~72小时) 第三梯队: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持续全程)
注:以上方案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实施,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治疗调整需结合实时血气分析和肾功能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