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期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与管理,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病情评估与治疗原则
-
病情评估
需综合评估患者肾功能、尿蛋白水平、血压及胎儿发育情况。若病情稳定(如肾功能正常、血压可控、尿蛋白较少),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妊娠;若出现肾功能恶化、血压显著升高或大量蛋白尿,建议终止妊娠。 -
治疗原则
- 一般治疗: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休息及保暖,避免感染、劳累,加强营养支持。
- 药物治疗:孕中期(12-34周)可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如羟氯喹或不通过胎盘代谢的激素;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控制感染。
- 终止妊娠:孕早期(12周前)病情活动或孕晚期(34周后)胎儿接近成熟时,需及时终止妊娠以保护母体健康。
二、孕期监测与管理
- 孕早期:每两周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及胎儿情况。
- 孕中晚期:每周复查,关注血压、尿蛋白及胎儿生长指标,必要时通过促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 并发症处理:出现肾功能骤降、顽固性高血压或大量蛋白尿时,需立即干预。
三、分娩时机与方式
根据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及孕妇状况综合决定分娩时机,优先选择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若病情可控且胎儿发育正常,多数患者可安全度过妊娠期。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需全程规范治疗与监测,以平衡母体安全与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