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的定义和特点
泌乳素瘤(prolactinoma),也称为催乳素瘤,是一种由脑垂体(位于大脑底部的椭圆形腺体)的良性肿瘤引起的疾病。这种肿瘤由产生泌乳素(也称为催乳素)的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过度增殖时,就会形成泌乳素瘤。
- 发病率:泌乳素瘤是垂体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最常见于20~40岁的青年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症状:泌乳素瘤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失调、乳房分泌乳汁(非哺乳期)、性功能减退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泌乳素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是调节垂体功能的重要区域,下丘脑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泌乳素分泌增加。
- 垂体细胞缺陷:垂体泌乳素细胞的原发性内在缺陷可能导致泌乳素分泌增加。
-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与泌乳素瘤的发生有关。
- 内分泌激素紊乱:多巴胺缺乏、雌激素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激素紊乱可能与泌乳素瘤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因性别、年龄、高泌乳素血症持续时间及肿瘤大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女性患者
- 闭经-乳溢-不育三联征:女性患者常表现为闭经(月经停止或不规律)、乳溢(非哺乳期乳房分泌乳汁)和不育(难以怀孕)。
- 其他症状:包括性欲减退、阴道干涩、多毛症(面部和身体毛发过度生长)等。
男性患者
- 性功能减退:男性患者常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
- 乳房发育: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增大和疼痛。
其他症状
- 肿瘤压迫症候群:如果泌乳素瘤较大,可能会压迫垂体附近的脑神经,导致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 骨质疏松:长期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 急性垂体卒中:生长较快的泌乳素瘤可能发生瘤内出血,导致急性垂体卒中,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下降等症状。
检查和诊断
泌乳素瘤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的泌乳素水平,如果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则可能是泌乳素瘤。
- 其他激素测定:检测其他垂体激素轴,包括FSH、LH、睾酮、雌激素、TSH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 影像学检查:进行CT或MRI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垂体瘤。
- 视野检测: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泌乳素瘤较大,可能需要进行视野检测,以确定肿瘤对视力的影响。
治疗
泌乳素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大小、高泌乳素血症是否引起症状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等因素。
药物治疗
- 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可以降低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
- 经蝶窦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药物抵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经蝶窦途径切除肿瘤。
放射治疗
- 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防止肿瘤增大,但通常不作为首选治疗。
预防和随访
- 定期随访: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泌乳素水平和肿瘤大小,以确保治疗效果。
- 避免药物干扰: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泌乳素水平升高的药物。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泌乳素瘤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