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腺瘤,以下是关于其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的详细说明:
1. 定义
泌乳素瘤,又称乳溢-闭经综合征或催乳素分泌瘤,是由于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多泌乳素(PRL)所导致的疾病。它是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垂体腺瘤的50%-55%。
2. 病因
泌乳素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垂体泌乳素细胞增生:这是泌乳素瘤的主要病因。
- 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疾病可能导致垂体分泌异常。
-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利血平等)可能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 胸部受伤:胸部刺激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泌乳素的分泌。
3. 临床表现
女性患者
- 月经异常:月经稀发、闭经、月经过多等。
- 溢乳: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出现乳腺溢液,发生率高达30%-80%。
- 不孕或反复流产:由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排卵和黄体功能。
- 其他症状:如体重增加、骨痛、骨质疏松等。
男性患者
- 性功能减退: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量减少。
- 乳腺发育:男性乳腺增大。
- 其他表现:如毛发稀疏、生殖器萎缩。
4.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 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溢乳和不孕;男性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和乳腺发育。
实验室检查
- 血清泌乳素测定:是诊断的核心。血清泌乳素水平通常大于100ng/ml,若大于200ng/ml,则高度提示泌乳素瘤。
- 其他激素测定:如促性腺激素(FSH、LH)和雌激素水平。
影像学检查
- MRI或CT扫描:用于检测垂体腺瘤的大小和位置,MRI是首选。
5.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溴隐亭,可抑制泌乳素分泌并缩小瘤体。
- 其他药物:如卡麦角林、培高利特等,适用于溴隐亭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
- 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瘤体较大引起压迫症状的患者。
-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经鼻蝶窦手术。
放射治疗
- 适用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如伽玛刀治疗。
6. 总结
泌乳素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疾病,其临床表现因性别而异。诊断主要依赖血清泌乳素测定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