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热肾损害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短期、非进展性、病理改变较轻的免疫性肾脏损害。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说明:
1. 定义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是由风湿热引发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双肾短期受损,病理改变较轻,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随风湿热的好转而恢复。
2. 病因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的根本原因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这种细菌感染可引发风湿热,进而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炎症反应导致肾脏受损。
3. 症状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的症状通常较轻,可能包括以下表现:
- 尿蛋白: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入尿液。
- 血尿:炎症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进入尿液。
- 水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液体潴留,通常从低垂部位开始。
- 高血压:免疫复合物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
- 肾功能衰竭: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表现为尿量减少、呼吸困难等。
4. 诊断
诊断急性风湿热肾损害通常需要以下检查:
- 风湿系列检查:如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等,以明确风湿热的诊断。
- 尿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和潜血。
- 肾功能检测:包括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功能。
- 肾脏穿刺活检:必要时进行,以明确病变性质。
5. 治疗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的治疗主要针对风湿热本身,无需对肾脏损害进行特殊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 抗感染治疗: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抑制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 抗炎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炎症反应。
- 对症支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 预后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为短期、自限性疾病,一般随风湿热的好转而恢复正常,无需长期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无改善,需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是一种由风湿热引发的短期肾脏损害,通常表现为尿蛋白、血尿、水肿等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以抗感染和抗炎为主,预后良好。如有疑问或症状持续,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