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类型与特征
-
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梗死。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常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约1/3患者无典型胸痛),梗死面积更大,病情更严重。 -
糖尿病心肌病
表现为心肌结构异常(如心肌纤维化、肥大)和功能障碍,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2024年最新共识指出,糖尿病本身即可视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即使无其他心血管疾病症状,也可能存在心脏功能异常。 -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害自主神经,导致静息心率增快(>90次/分钟)、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血压骤降)、无痛性心肌缺血等,增加猝死风险。
二、典型症状与预警信号
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心脏问题:
- 非典型胸痛:可表现为背部、左臂、颈部等部位放射痛,或仅表现为胸闷、气短。
- 异常出汗与恶心:急性心梗时可能突发大量冷汗,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心悸与头晕:静息心率持续>90次/分钟,或体位改变时头晕、晕厥(提示自主神经病变)。
三、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
- 代谢紊乱:高血糖导致糖基化终产物(AGE)沉积,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硬化。
- 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加速冠状动脉病变。
- 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者、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者风险更高。
四、治疗与管理建议
-
控制血糖与血脂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年轻患者<6.5%,老年患者<8.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1.4 mmol/L,较基线降低50%。
-
药物选择
- 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降低心衰住院风险30%以上。
-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改善心血管预后,减轻体重。
-
生活方式干预
- 低热量饮食、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 戒烟、限酒,避免久坐。
总结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筛查(如定期心电图、心脏超声)和综合管理(控糖、调脂、改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若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