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接触史
-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患者有接触有机磷农药的环境或作业史,如农业生产中皮肤接触或吸入有机磷农药雾滴等。
- 中毒途径: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如误食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吸入农药雾滴、皮肤接触农药等。
2. 临床表现
- 中毒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异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肌力减退、震颤、瞳孔缩小等。
- 典型症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如瞳孔缩小、腹痛、腹泻、尿失禁、大量出汗、呼吸分泌物增多等)和烟碱样症状(如肌肉抽搐、肌肉张力减弱、呼吸肌麻痹等)。
3. 实验室检查
-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轻度中毒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正常的50%~70%;中度为30%~50%;重度则<30%。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与神经突触的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及中毒程度相平行,可作为病情的动态监测指标。
- 毒物分析:对胃液和可疑食物进行毒物分析,可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
- 其他检查:根据需要选择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传导阻滞以及房室纤颤等异常。
4. 综合判断
-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结果和接触史,结合农药使用量、中毒途径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 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中风、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对于怀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应尽早转诊至专科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