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血肿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腹痛或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与血肿位置相关。
- 休克表现:如低血压、心率加快、皮肤苍白等,提示大出血可能。
- 肠麻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伴腹胀、腹肌紧张。
- 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出现瘫痪。
-
体征
- 髂腰部瘀斑:皮下出血斑块(直径>1cm)。
- 腹膜刺激征:如压痛、反跳痛,提示合并腹腔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核心诊断依据)
-
CT扫描(首选方法)
- 直接征象:显示腹膜后高密度血肿(CT值30-50HU),血肿周围可见低密度血清环绕(“血凝块前哨征”)。
- 活动性出血:造影剂外溢、“液-液平”征象(“闪光信号征”)。
- 合并损伤:如骨盆骨折、脊柱骨折或脏器损伤(肾、胰腺等)。
-
MRI检查
- 用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可清晰显示血肿与周围软组织关系。
-
超声检查
- 作为急诊初步筛查手段,但受气体干扰敏感,需结合其他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提示急性失血。
- 凝血功能:排除凝血障碍或评估抗凝治疗影响。
- 尿液分析:血尿提示泌尿系统损伤(如肾挫裂伤)。
四、其他辅助检查
- 血管造影:明确活动性出血部位,必要时行栓塞止血。
- X线检查:辅助发现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等诱因。
五、诊断流程
- 病史与查体:外伤史(如高处坠落、挤压伤)、手术史或抗凝治疗史。
- 综合评估: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排除腹腔脏器破裂或血管病变。
注:腹膜后血肿需与腹腔内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鉴别,CT检查在鉴别诊断中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