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疲劳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术治疗。以下是对该病症的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
- 去除诱因:纠正和去除引起呼吸肌功能障碍的诱因,如清除痰液、解除气道痉挛、注意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因素等。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各个系统的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疾病、电解质异常等。
- 呼吸肌休息:疲劳的呼吸肌休息后能恢复功能,目前通常用正压通气代替或部分代替呼吸肌完成通气。通气的方式可选用经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正压通气。过度休息会导致呼吸肌失用性萎缩,引起呼吸机依赖。
-
药物治疗
- 茶碱的主要作用是平滑肌松弛,扩张支气管。治疗剂量的茶碱可增加呼吸肌收缩力和改善疲劳呼吸肌,因此增加耐力,对疲劳状态的呼吸肌的作用更强。
-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增加膈肌血流量,改善膈肌功能。
- 为选择性的β₂-受体激动剂,对疲劳的膈肌有增加收缩力的作用。
- 有效减轻呼吸困难,能阻止MDA(丙二醛)含量增加和膈肌功能紊乱的发生。
- 对膈肌功能紊乱起作用,但临床相关性仍需要证实。
-
营养治疗
- 临床上常见的呼吸肌萎缩和无力与全身性营养不良有关。在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和慢性肺疾病的病人中,营养不良是很重要的并发因素之一。营养不良与呼吸肌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并存,补充营养可以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支链氨基酸,同时要注意总热量和各种成分的合理性。
-
其他治疗
- 呼吸肌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加抗疲劳能力。呼吸肌锻炼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负荷性、针对性和可逆性。重复进行努力吸气和呼气锻炼者,其呼吸肌力量增加达到55%。高频率的反复低负荷的活动可训练呼吸肌耐力,低频率的反复高负荷活动可训练其强度。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呼吸困难减轻,活动量增加,改善生活质量。
呼吸肌疲劳症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通过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