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是一种由原发性小血管炎(如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和韦格内肉芽肿)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功能损害。以下是其诊断标准及相关信息:
1. 疾病概述
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产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导致小血管的炎症和损伤。该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肾脏、肺、皮肤、关节等。
2. 诊断标准
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皮疹、关节痛、肌肉痛、体重下降、鼻窦炎、中耳炎、眼部表现(如结膜炎、肉芽肿角膜炎)等。
- 肾脏表现:血尿(1/3为肉眼血尿)、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可能迅速恶化。
- 其他器官受累:肺出血、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2)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 血液检查:
- 贫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 血沉(ESR)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γ-球蛋白增加。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是确诊的关键指标,特异性约99%。
-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3)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或CT:可能显示肺泡出血、小叶性肺炎或局限性坏死性肺炎。
- 超声检查:双肾大小正常或增大。
(4)病理学检查
- 肾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表现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3. 鉴别诊断
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包括:
-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蝶形红斑、光敏感、抗核抗体阳性等特征。
- 过敏性紫癜肾炎:常先出现皮肤紫癜,病理上有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 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肾脏损害较轻。
-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感染相关性血管炎等。
4. 诊断注意事项
- 综合评估:需结合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结果,全面分析以明确诊断。
- 及时诊断:由于该病进展迅速,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肺出血,需尽早确诊并治疗。
- 个体化诊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5. 权威信息来源
- 搜狗百科
- 有来医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诊断,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