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常出现肠道黏膜淤血、水肿等改变,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及对症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
- 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
- β -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通过抑制心脏 β₁受体,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门静脉血流量,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还能通过抑制内脏血管 β₂受体,使 α 受体相对兴奋,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并根据心率和血压调整剂量,使静息心率降至基础心率的 75% 左右或心率不低于 55 次 / 分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管紧张素 Ⅱ 的生成,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减轻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
- 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的药物
- 己酮可可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作用。它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肠道微循环,减轻肠道黏膜的淤血、水肿,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对于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出现的肠道缺血、缺氧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对症治疗药物
- 益生菌: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有助于缓解腹泻、腹胀等症状。
- 止血药物:如果患者出现肠道出血,可根据病情使用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抑制胃肠激素的分泌,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门脉高压性肠病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用药。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