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以下机制和诱因:
-
曲霉菌吸入与定植
曲霉菌广泛存在于潮湿环境(如霉变物、土壤、植物)中,其孢子可通过空气传播被吸入呼吸道。当人体反复暴露于高浓度孢子时,曲霉可能在气道内定植并释放抗原蛋白,引发异常免疫反应。 -
过敏反应机制
- 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曲霉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发支气管痉挛和急性炎症,表现为喘息、咳嗽等哮喘样症状。
-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超敏反应: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于支气管壁,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肉芽肿性炎症,造成气道结构损伤。
-
宿主易感因素
- 气道基础疾病:原有哮喘、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导致气道黏液清除能力下降,增加曲霉滞留风险。
- 免疫功能异常:Th2型免疫应答过度激活,表现为总IgE显著升高(常>1000 IU/mL)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患者存在基因变异(如HLA-DR2/DR5),影响抗原呈递过程。
- 环境暴露:长期处于潮湿、霉变环境或从事农业、酿酒等职业,增加孢子吸入量。
-
继发性病理改变
反复炎症导致支气管黏液嵌塞和支气管扩张,形成特征性的“指套征”影像学表现。慢性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或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
诱发与加重因素
流感等病毒感染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糖皮质激素使用可能抑制局部免疫防御,均可能促进曲霉侵袭。吸烟则通过破坏纤毛运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