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危害较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患儿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常有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还可能伴发胃食管反流和幽门狭窄,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与吸收,进一步阻碍生长发育。
- 免疫力低下:尿中丢失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系统的 B 因子、D 因子,导致患儿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多种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尿路感染等,感染是导致该疾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血栓、栓塞:患儿常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合并症,可见于多处血管,如外周动脉、矢状窦、肾、肺和其他静脉,进而引发相应的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其他营养物质缺乏:尿中丢失甲状腺结合蛋白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丢失转铁蛋白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丢失维生素 D 结合蛋白会造成维生素 D 不足,这些都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 肾功能减退:随年龄增长,患儿肾功能逐渐缓慢减退,多数病儿 3 岁时已需透析或移植,疾病后期还可能出现慢性肾功能减退的血生化改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
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肾移植技术的发展,部分患儿的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改善。